“墙上博物馆”现身海淀这条街——
海淀路北侧一段300余米的老旧围墙
不仅焕然一新
更是化身为一面“会说话的墙”
成为市民纷纷前来打卡的“墙上博物馆”
在这个博物馆的首期展览
——“我们的青春”中
一张旧时的照片,一幅稚嫩的手绘
一句暖心的话语,一段倾吐的日记
一封泛黄的书信,一块曾经的奖牌
……
每一个寻常物件的背后
都讲述着精彩不一的故事
海淀路墙上博物馆是海淀街道持续推进的城市更新工作试点案例之一。“因为年久失修,这里已经存在一些安全性的隐患。同时,它的形象也已经与周边格格不入。为了改善这个情况,我们海淀街道办事处联合我们的责任规划师,对这段围墙进行一个整体提升改造。” 海淀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副科长王闰开介绍说。
从2022年起,依托海淀区责任规划师制度,海淀街道挖掘首都高校专家智库资源,将海街打造为城市更新创新理念与模式的试验田。海淀街道责任规划师付斯曼说:“街道并不满足于仅将其复原为功能单一冰冷僵硬的围墙,而是与责任规划师、设计团队紧密协作,提出打造‘墙上博物馆’的设计理念。转变‘围墙’作为社区和街道片状隔离界面的固有思维,将其改造为有‘厚度’,有‘温度’,可‘阅读’,可‘体验’的多功能复合型公共设施。”
一直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张阿姨说:“原来这面墙破损还挺严重的,担心存在安全隐患,看着也比较老旧,现在就不一样了,我们住在这里不仅有地方坐着休息了,还有展览可以看,真是太好了。”
相较于传统的围墙翻新,此次更新改造使用与围墙翻新同样的建设成本,把围墙仅从隔离功能提升具有文化属性的公共空间,使围墙实现了从设施到空间、从破旧到美观、从单一功能向复合多元功能转变,同时增补了文化休闲空间,提升了街区品质,激发了街区活力。
内嵌入墙体的玻璃展窗
与“海街驿站”相结合的落地展柜
外挂的长条缝隙式展窗
……
这些展览设施
均可以方便的更换展品
以利于定期举办各类展览
使“墙上博物馆”的内涵历久弥新
在提供举办各类展览功能的同时,利用墙体需躲避设备井盖形成的内凹空间,设置了四处供市民短暂休息交流的“海街驿站”,驿站墙面采用白色预制镂空混凝土花砖,兼具怀旧感和现代性,也增加了围墙的透明度,使社区内外相互渗透。驿站内设有混凝土预制桌椅等设施,以便市民候车、短暂休息及交流,当人们在其间闲坐、交流、观展时,其本身就成为街道日常生活的展示场景,生动而鲜活。除此以外,海淀老地名也通过激光内雕技术,以玻璃砖的形式雕刻砌筑于墙体之中,在灯光的映照下,使人忆古抚今,钩沉海淀历史记忆,强化街区文化氛围和历史厚度。
新颖的空间形式吸引了众多居民和高校师生围观、打卡,来自北京林业大学的设计师蔡凌豪老师说:“墙上博物馆的设计打破围墙作为社区和街道片状隔离界面的固有思维,在狭小的线性空间中,集成了户外展馆、公共家具、候车站廊、互动装置等多种功能,将原本功能单一冰冷僵硬的围墙转换为有厚度、有温度、可阅读、可体验的多功能复合型公共设施。”
负责本次策展工作的北京大学文博学院王思渝老师指出:“这次展览不同寻常,我们将口述史等工作手法应用在了公共空间的展览策划中,期待这里可以成为海淀街道与北大的交流墙、共建墙,不断焕发新的魅力。”
墙上博物馆首期主题展“我们的青春”
挖掘海淀的发展史
海淀人的生活史及创业史
展现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对未来的期翼与梦想
这是海淀之所以成为海淀的“精神”底色
海淀街道通过将“墙上博物馆”的构建作为街区改造更新实践的起点,以线带面,推动街区活化,促进业态更新,激发人文复兴。
墙上博物馆的改造,让不会“说话”的墙,变为记录各个时代青春的阵地,记录多元发展变化。这面展墙,不仅建在了海淀路社区的路上,更竖在了公众的心中。海淀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林日盛说:“伴随墙上博物馆的开幕,发挥海淀责任规划师制度优势,海淀街道即将迎来一系列富有创意的市民文化活动、一批提升百姓身边生活环境的小微公共空间更新。期待在共创共治的愿景下,共同营造海淀街道的美好未来!”
记者:栗洁
编辑:张斌
推荐 · 阅读